您好,欢迎光临深圳市连发自动门科技有限公司网站!

全国服务热线 13510927278

联系我们

深圳市连发自动门科技有限公司

服务热线:13510927278

电话:075523324148

联系人:连经理

Q Q:669429591

邮箱:669429591@qq.com

地址:深圳市龙华区大浪街道上早新村A37栋1楼

深圳自动门:科技赋能下的城市出入口进化史
作者:超级管理员    时间:2025-10-17 11:00:13
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,深圳的城市建设始终与科技迭代同频共振,而自动门这一 “城市出入口管家”,更是从无到有、从简到精,成为深圳城市发展的微观缩影。从早期商场里简单的红外感应门,到如今写字楼、机场、地铁站中融合 AI 识别、物联网技术的智能联动系统,深圳自动门的进化轨迹,不仅承载着市民出行体验的升级,更彰显着这座城市对 “高效、安全、便捷” 的极致追求。
上世纪 90 年代,深圳作为全国经济特区的 “窗口”,商业综合体开始密集涌现。彼时,传统手动门在人流密集的商场、酒店中逐渐显露出短板 —— 高峰时段需专人疏导、开关门效率低、易因拥挤引发安全隐患。正是在这样的需求驱动下,第一批自动门悄然进驻深圳。当时的自动门以红外感应技术为核心,通过红外探测器感知人体信号,触发电机驱动门体开合,虽功能单一,但首次实现了 “无人值守” 的出入口管理。深圳国贸大厦、东门茂业百货等标志性建筑率先安装此类自动门,成为当时市民眼中 “洋气” 的城市符号。据早期从业者回忆,1995 年深圳自动门市场规模尚不足千万元,且核心部件多依赖进口;但短短五年后,随着本地企业开始涉足研发,国产自动门的市场占比已突破 40%,为后续技术自主化奠定了基础。
进入 21 世纪,深圳迎来 “智慧城市” 建设的浪潮,深圳自动门的技术迭代也步入 “快车道”。一方面,感应技术从单一的红外感应,拓展到微波感应、人脸识别、指纹识别等多元方式。在深圳地铁 1 号线(罗宝线)的早期站点改造中,自动门首次引入微波感应技术 —— 相较于红外感应易受强光、高温干扰的缺陷,微波感应能穿透玻璃、塑料等障碍物,即使乘客携带大件行李,也能精准识别并快速响应,门体开合速度从原来的 1.5 秒缩短至 0.8 秒,极大提升了早晚高峰的通行效率。另一方面,自动门开始与安防系统深度联动。在福田 CBD 的甲级写字楼中,自动门与楼宇门禁系统打通,员工通过人脸识别即可同步触发门体开启与电梯预约,无需二次验证;部分高端社区的自动门还接入了公安联网系统,能实时识别可疑人员并触发警报,将 “出入口管理” 升级为 “安全防线”。
近年来,随着深圳 “双区” 建设的推进,自动门更是朝着 “绿色化、智能化、一体化” 方向加速进化。在节能领域,深圳机场 T3 航站楼的自动门采用了 “变频电机 + 隔热玻璃” 组合,门体闭合时的密封性提升 60%,每年可为航站楼节省空调能耗约 12 万千瓦时;同时,门体上方的太阳能板可为感应系统供电,实现 “能源自给自足”。在智能联动方面,深圳湾科技生态园的自动门已融入园区物联网平台 —— 当火灾报警器触发时,自动门会根据消防系统指令,自动关闭危险区域通道、开启疏散通道;当园区内举办大型活动时,系统可通过人流统计数据,调节自动门的开合宽度与停留时间,避免拥挤。此外,针对深圳多雨、台风频发的气候特点,本地企业还研发出 “防台风自动门”,门体采用高强度铝合金材质,底部增设防水密封条,即使在 12 级台风天气下,也能保持稳定运行,这一技术已在深圳滨海步道、盐田港等区域广泛应用。
如今,行走在深圳的街头巷尾,自动门已不再是单纯的 “出入口设备”,而是成为城市服务的 “延伸触角”。在深圳图书馆,自动门会根据读者的借阅卡信息,判断是否为预约读者并开启通道;在深圳儿童医院,自动门采用静音电机与缓速开合设计,避免惊吓到患儿;在深圳北站的换乘通道,自动门与高铁到站信息同步,列车停靠时自动开启,减少旅客等待时间。据深圳市物联网协会统计,2024 年深圳自动门市场规模已突破 20 亿元,其中智能自动门的占比超过 65%,本地企业的技术专利数量占全国总量的 30%,成为全国自动门产业的创新高地。
从红外感应到智能联动,从单一功能到多元服务,深圳自动门的进化史,是这座城市 “敢为人先、追求卓越” 精神的生动体现。未来,随着 5G、AI 大模型技术的深入应用,深圳自动门或许还将实现更智慧的升级 —— 比如通过表情识别判断旅客是否需要帮助,或与城市交通系统联动引导人流方向。而无论技术如何迭代,深圳自动门始终不变的核心,是对 “让城市生活更美好” 的不懈追求。


  • 官方微信